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我是高一(4)班的陈锦桥。今天,我站在国旗下发言的主题是“美化家园,正‘植’有我”。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三月,我们即将迎来第47个植树节。
翻开历史的画卷,中华民族自古就有“天人合一”的生态智慧。从《礼记》“孟春之月,盛德在木”的记载,到孙中山先生“急兴农学,讲究树艺”的倡导,再到今天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文明理念,种树护绿始终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精神密码。1979年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,正是对这份绿色初心的传承。
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当下,植树节的意义早已超越简单的栽种行为。数据显示,一棵树每年可吸收10公斤二氧化碳,释放700公斤氧气;一片森林能截留20%的降水,固定15万立方米的土壤。
在气候变化加剧、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今天,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木,更是抵御生态危机的绿色屏障,是为子孙后代储蓄的生态银行。
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。在校园里,我们可以参与班级绿植养护,用废纸换种子的环保行动;在生活中,坚持垃圾分类,践行“无纸化学习”;在社区中,加入义务植树队伍,让青春与树苗共成长。正如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三代人将荒漠变林海,点滴行动终将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同学们,当我们凝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,更应牢记:守护这片红色江山,需要我们用绿色装点。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——节约每一张纸,呵护每一抹绿,让青春与绿意同行,让未来因我们的选择而更加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