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跪坐在模拟人旁,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,将双手交叠按压在模拟胸口时,我忽然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。老师的手覆在我手上,引导着按压的力度与频率,每一次按下、抬起,都仿佛在与 “生命” 进行一场郑重的对话。
周围的同学都安静地看着,目光里满是专注与认真。我能听到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,还有老师清晰的讲解声:“按压深度要足够,频率要稳定,这样才能为心脏骤停的人争取生机。”
随着按压的持续,我渐渐领会到,这不仅是一套动作,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。掌心下的模拟人没有心跳,可我却好像能透过这塑胶的躯体,触摸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。学会心脏复苏,就像是掌握了一把能撬动希望的钥匙,在关键时刻,或许就能为他人的生命,撑起一片延续的天空。